NEWS · 新闻资讯

探索滩区治理的全新思路: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KK体育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20 人浏览

  KK体育黄河下游历来是治黄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下,迫切需要探索滩区综合治理新模式,破解黄河下游人水矛盾,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和滩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人水和谐。

  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大大提高了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和防洪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下游和滩区的防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更加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游滩区的治理问题成为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焦点。

探索滩区治理的全新思路: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KK体育论与实践(图1)

  黄河下游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黄河下游河道是兼具落淤沉沙、漫滩行洪等水文泥沙过程的宽滩河流生态系统,“悬河”特征显著且河滩人类活动强烈,其主要组成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

  水利部及黄委会对发挥滩区滞洪沉沙作用,实现滩区人水和谐相处,实现滩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2010 年编制完成了《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规划》《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规划》,主要成果纳入《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形势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水利行业回应各界诉求,又主动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针对社会各界有关专家提出的“新修防护堤、改造河道”等观点开展有关分析。有关研究方案如下:①防护堤(10 000m³/s 流量)+不设滞洪区,该方案滩区防护堤按照10 年一遇10 000m³/s 流量标准设置防护堤(长垣滩区段防护堤、围堤标准为20 年一遇,长平滩区段防护堤标准为30 年一遇),遇超防护堤设防标准洪水时全滩区运用;②防护堤(8000m³/s 流量)+多个滞洪区,该方案滩区防护堤按照10 年一遇8000m³/s 流量标准设置防护堤,并且原阳滩、原阳-封丘滩、中牟滩、开封滩KK体育、长垣滩部分区域(或兰东滩与其他一些滩区)分洪运用,确保其他滩区达到设计标准;③防护堤(10 000m³/s流量)+原阳滩(部分区域)分洪运用,该方案滩区防护堤按照10 年一遇10 000m³/s流量标准设置防护堤,并且原阳滩部分区域分洪运用,可使原阳滩分洪区以下滩区达到20 年一遇设计标准;④防护堤(10 000m³/s 流量)+中牟滩分洪运用,该方案滩区防护堤按照10 年一遇10 000m³/s 流量标准设置防护堤,并且中牟滩分洪运用,可使中牟滩以下滩区达到20 年一遇设计标准。

  研究表明,设置滞洪区方案有利于滩区安全建设,但会加重主槽淤积,而且分沙效果较差,对大洪水漫滩行洪影响较大,调度运用产生的社会影响大,综合分析,防护堤(10 000m³/s流量)+不设滞洪区方案相对较优,作为本研究推荐采用的方案。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黄委会“一点一线一滩”重点工作部署中,充分回应“十三五”结束后黄河标准化堤防全部建成,滩区问题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的诉求,结合黄河下游河道地形条件及水沙特性,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塑造高滩、二滩、嫩滩,形成了黄河下游三滩分区治理的思路。

  高滩,作为居民安置区,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解决全部滩区群众防洪安全问题;二滩,为高滩至控导工程之间的区域,结合“二级悬河”治理使二滩达到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承担滞洪沉沙功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产业等,促进滩区乡村振兴。嫩滩,结合生态疏浚等手段,建设湿地公园,与河槽一起承担行洪输沙功能。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对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治理进行了很多超前研究,代表性方案为:通过优化、完善现有河道控导工程和生产堤,建设一个河宽2.5~4.9km、过流能力为8000~10 000m³/s(5~10 年一遇)的洪水泥沙核心宣泄通道。高村以上,将已有生产堤优化调整为防护堤,调整后间距为4.2~4.9km;高村以下,现有生产堤后撤,新建防护堤,间距为2.5~4km。

  桃花峪水库以控制“回水末端不超过伊洛河口”为控制条件,106m 控制水位下的调蓄库容约为6.47亿m³。

  结合桃花峪水库和滩区分洪区滞洪运用,在滩区防护堤设防流量为10 000m³/s 的情境下,京广铁路桥—东坝头河段滩区滞蓄能力为7.72亿m³,小于20 年一遇洪水超标准洪量10.0 亿m³,需要更多的滩区滞洪区。

  在维持“宽河固堤”总体格局、确保黄淮海平原安全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滩区防护标准,为滩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度的安全保证,黄河下游应采取“一河两道”的治理方向,“一河”指黄河下游,“两道”指河槽高效行洪输沙通道和滩区生态文化廊道。河槽高效行洪输沙通道是指优化、完善现有河道控导工程和生产堤,建设一个河宽2.5~4.9km、过流能力为8000~10 000m³/s(5~10 年一遇)的洪水泥沙核心宣泄通道,保障中常洪水和调水调沙安全,降低滩区洪水淹没风险。结合桃花峪水库和滩区分洪区滞洪运用,在滩区防护堤设防流量为10 000m³/s 的情境下,可基本解决千年一遇洪水东坝头以下河段的漫滩问题。滩区生态文化廊道是指在大堤和防护工程之间的滩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将滩区建设成美丽的生态人文廊道,促进滩区环境提升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同时通过采取接滩流量的调水调沙运用,促使淤滩刷槽、主槽冲刷(洪峰流量大于1.5 倍的平滩流量)以及高含沙洪水高效输沙(平衡输沙含沙量是一般含沙量的5 倍以上),提高河道输沙能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水科院”)依托国家重要课题,不断深入开展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主要代表方案为: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滩区治理和河道改造方略为形成一个宽600~1000m 的主槽,建设堤距为3~5km 的新防洪子堤,子堤与现有大堤间的滩地按生产生活和滞洪淤沙进行分区布置。

  以下游河道现有生产堤为基础,建设防洪子堤之间的窄河道可输送8000~10 000m³/s 的流量,窄河道内居民全部迁出。新防洪子堤和黄河大堤之间的滩区分段(5~20km)修建隔堤,将一部分隔堤内的滩区按滞洪区建设,其中居民退出,土地可耕种;将另一部分隔堤内的滩区建设成生活居住区,提高该区域的防洪标准,采取机械疏浚、人工漫滩等措施抬高滩区和堤河,将滩区建设成滞洪淤沙区和居民安全生活区,逐渐缩小横比降,消除“二级悬河”,淤筑“相对地下河”。

  在学界和社会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议。中国水科院王浩院士建议: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分区治理,行洪区与主槽一起作为中小洪水的排洪通道,同时也是大洪水的主要通道;滞洪沉沙区在大洪水时作为滞洪、沉沙的主要地方,平时作为滩区居民的农牧业生产和滩区开发利用的主要场所;庄台居民区集中修建一批面积在1km²以上,可以安置上万人的、高标准的、永久性的避水台。武汉大学韦直林教授考虑将黄河下游河道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生活区,就是在宽河段划出几大块搞移民建镇,把滩区里散居的群众全部集中到这几大块;第二个区域是行水输沙区,这个区域是河道的核心,应该做到上下游河段行水输沙能力的均衡,重点考虑防止小水淤积;第三个区域是生产区,兼作滞洪淤沙区,保留部分行洪的功能,在这个区域里可以种庄稼、种草、种树、放牧,但是不能住人。中国工程院王金南院士认为,应积极探索实施滩内移民、集中居住、集约种植、政策补偿的滩区治理方案,实现人水分离,各得其所。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黄河下游治理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历史上治河方略多以消除黄河水害为主,人民治黄以来,一直把下游防洪作为治黄的首要任务,近期有关研究成果多从水利角度考虑,以确保黄淮海平原防洪安全为主要任务,开展了河道滩区治理方案研究,侧重于发挥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防洪减淤功能,对其他功能需求考虑不够。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对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应从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综合考虑满足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防洪减淤、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景观文化建设等多种功能需求,创新黄河下游河道滩区治理策略。

  黄河下游河道生态治理构想,是我基于新时代新的治水方针,提出的一种实现下游河道悬河治理和破解滩区群众生产安全问题的一种全新思路。

  2017 年以来KK体育,逐步形成了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思路,即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依照新时期治水方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依照“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的新思路,采用生态疏浚稳槽、泥沙淤筑塑滩,形成主槽、嫩滩、二滩、高滩的空间格局,规划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生产、生活的基底,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近年来,此思路不断完善丰富,我们也不断与学界、社会各界交流讨论,引起了热烈响应。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走向深入之际,特整理撰写《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论与实践》(张金良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0)一书,以飨读者!

  本书是作者于2017年以来在深入认识黄河下游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行业视角,回应社会、学界对宽滩多沙河流治理的诸多疑虑,逐步形成的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思考、理论探索和试点规划实践的总结,并介绍了从黄河下游治理与保护的历程和现状出发,不断深化黄河下游复合功能认识与约束结构解析,形成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论,开发一系列关键技术,从国土空间管控及法律协调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保障制度体系,在三个典型宽滩河段滩区开展试点规划实践的成果。

探索滩区治理的全新思路: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KK体育论与实践(图2)

  本文摘编自《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构建理论与实践》(张金良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0)一书“前言”“第一章 黄河下游治理与保护”,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 : KK体育钱保姆加码“她经济”打造全新“finlife”新生态
下一篇 : KK体育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2023 龙珠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