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资讯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KK体育

发布时间:2023-07-15 人浏览

  KK体育2020年3月至7月期间,习先后在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吉林、安徽、湖南七地进行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既富有深意又具有新意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中均有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进路、强调或指示。2020年3月,习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月,习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月,习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6月,习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7月,习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8月,习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9月,习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迫切需要变革、创新治理思路与现实进路,必须精准聚焦生态治理效能的优化与提升。其一,要一以贯之地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其二,要一以贯之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依法治理;其三,要一以贯之地推动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其四,要一以贯之地推动水污染、大气污染源头治理KK体育。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KK体育(图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曾就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方事件作出重要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严肃查处和整顿。经过艰苦奋斗与长期努力,我国生态治理效能日益获得提升。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依旧十分复杂、严峻。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并认为这是更好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发生转化的有效路径选择。新时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逻辑思路与现实进路。当下,中国必须紧紧依靠治理思路的创新以及制度执行的强化来进一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并要善于利用制度、体制、机制的系列配套改革来持续推动生态治理环节深层次的变革,从而在建设、改革、实践、创新中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治理效能。

  其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一以贯之。历史地看,切实遵循系统治理的思路,将各种生态要素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努力推进生态各要素更好实现系统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完善生态治理的一个基本经验与策略。新时代,习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展现了人与田、水、山、土、林、草等生态要素之间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并且,这种共生关系往往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涟漪效应。由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须提高系统、辩证思维能力。习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论述生动诠释了系统、辩证的思维方法,这种一环扣一环、一前一后相呼应的紧密生态关联深刻展现了“天地人万物一体”等古老的中国智慧。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辩证性、协同性的特征。总之,系统治理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契合了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进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强化系统治理,就要将各种生态要素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就要在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紧抓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提升生态治理效能的新思路,同样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进路。当下,为了打造好维护好巩固好人与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就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的推进策略,必须始终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努力推动山、水等生态要素实现一体化保护修复,防止单兵冒进、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其二,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依法治理要一以贯之。现实地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沿着法治的思维和轨道向前推进。通常来说,法治具有统一和规范的评判标准,法治思维的方法往往能够发挥出硬约束的功效,因此厉行法治就必然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厉行依法治理,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对于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必将大有裨益,同样也有助于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更好提升。中国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反复表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分量和法治力度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实践和法治化运行已经快速被提上了议程。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巩固发展,为依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奠定了制度根基,为持续推动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总之,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全面落实依法治理,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为此就必须在建章立制和构建体系上狠下工夫。对此,习强调:“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全面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要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除此以外,还要从宣传教育、科学预防做起,时刻把防范生态安全风险当作日常工作的重要事项,同时又要将积极的干预紧抓在手,并按照制度和法律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种种行径。

  其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一以贯之。历史地看,生态环境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到区域文明的兴衰。例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出现衰落直至被历史湮没,历史上中国西部地区曾经存在过的楼兰古国神秘消失,以及河西走廊的下滑衰退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几乎都是由于当地生态环境曾经遭到损害或者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是基于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这些惨痛教训,习对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方事件专门作出批示,其中就有对陕西秦岭北麓圈地违建别墅等问题而作出的重要批示。当下,持续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既要在守住底线和防越红线上狠下功夫,又要在整改落实和执纪监督中恢复秩序,同时还要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力量协同参与生态治理;既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组织各部门联手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同时又要狠抓反面典型以儆效尤,例如对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的事件,发现一起就要严肃查处一起;既要切实增强生态治理的制度意识,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和制度办实事、解难题,在制度化实践中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和全程监督,同时又要始终坚持全局观念,牢牢树立大局意识,全力根除地方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与官僚主义,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耕厚植生态安全的制度屏障。

  其四,推进水污染、大气污染源头治理要一以贯之。“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世间万物都有本源,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往往都有其内在的根源。同样地,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也都有其污染的源头。因此,有效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排查迅速找到污染源,然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水污染防治为例,如果不能在排查中摸清楚河流的污染源在哪里,不注重从河流的源头和水的发源地进行防治,不从河流的上游和干流,而只是从河流的中下游或者支流进行防治,最终是无法实现治本的目的,水污染的问题也就无法得到根治。因此,究其根本往往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只有找准了病症,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现实启示我们,要学会从末端治理,顺藤摸瓜,直至源头。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恢复健康。2020年6月,习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其中,坚持源头治理最为关键。新时代,只有将源头治理的思路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在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的现实努力中找到更好的出路。为此,进行生态治理必须要在源头防治和标本兼治上狠下工夫,即是说要在追根溯源的全力排查中找出真正的病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生态治理的效能。


上一篇 : KK体育生态破坏
下一篇 : 市生态环境局五措并举强化生态环境要KK体育素保障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2023 龙珠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