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资讯

KK体育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四个不同

发布时间:2023-07-13 人浏览

  KK体育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已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相关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我国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体系。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相似,很多人弄不清二者的区别,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国家公园就是面积更大、保护更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一些地方在国家公园试点中,采取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将国家公园打造成升级版的自然保护区。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绿色发展机制的重要抓手,在起步之际尤其应该准确把握其内涵。总的来说,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功能定位不同。根据2017年最新修订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那些具有特定保护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或自然遗迹。自然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也是唯一功能,而国家公园的设立和管理强调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并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国家公园是指:“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用以保护大尺度的生态过程,以及这一区域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与其环境和文化相容的精神享受、科学、教育、娱乐和参观的机会。”《总体方案》也指出,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可见,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在功能上强调保护和利用并重,这与自然保护区有很大区别。

  其次,开放性不同。由于功能定位不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开放性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自然保护区强调对自然对象的绝对保护,实行封闭式管理。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缓冲区只允许科研人员进入,外围的实验区可有限度地向公众开放KK体育。国家公园则不同,实行开放式管理,允许公众入内参观游览。综观世界各国,所有国家公园都高度重视向公众充分开放,满足公众的游憩需求。例如,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的年访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日本富士箱根伊豆国家公园年访客量更是多达数千万人次。国家公园的开放范围不限于公园外围地区,访客通常可深入内部欣赏罕见的自然景观。如果过度保护、僵化保护,禁止游客进入,建成的将不是国家公园,而是升级版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代表性不同。设立自然保护区,是旨在保护那些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或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性更多强调的是保护对象对所属生态系统类型、物种类型或自然遗迹类型等代表,是自然意义上的代表性。国家公园不同,除了重视保护对象的自然代表性外,更强调其国家代表性。《总体方案》指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要坚持国家代表性,保护对象的国民认同度要高KK体育。事实上,这也是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普遍理念。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建立国家公园作为增强国民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国家公园保护的珍稀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大多是所在国家独有、世界范围罕见的。就这个意义而言,虽然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都重视自然保护,但国家公园更强调许多自然保护区通常没有的其他价值和意义,即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强化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公益性不同。《总体方案》指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要坚持全民公益性。所谓全民公益性,就是强调国家公园的设立应该为全民带来好处和福祉,能够惠及全民。一方面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国家公园面积较大,游憩价值高、容量大,可为国家公园以外的民众提供大量高质量的游憩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由于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性,其建设和管理更容易得到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支持。相较而言,自然保护区强调实现对保护对象的严格保护,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考虑较少。

  总之,国家公园不是升级版的自然保护区,而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既要通过科学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更要通过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为国民提供休闲游憩的福利。只有准确把握国家公园的内涵及其与自然保护区的区别,才能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真正建成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公园。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上一篇 : KK体育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 :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KK体育绿色浙江会员分享心得体会!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2023 龙珠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