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资讯

KK体育最新发布:2022年度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发布时间:2023-06-07 人浏览

  KK体育6月7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泽勇、固体废物与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曲肇兴、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李丹、行政审批办公室副主任邵冬海

  2022年我市全年收获338个优良天,PM2.5达到2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优良天数连续六年超过300天,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连续五年达标;全市8条河流13个国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稳定达标。

  市区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167天、良为171天、轻度污染为26天、中度污染为1天。

  全市自然降尘年均值为4.7吨/(平方公里•30天)KK体育,符合辽宁省标准,同比改善6.0%。

  全市降水pH年均值为6.17,酸雨频率为1.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4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稳定达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其中市级在用水源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水质总体保持在Ⅱ类。

  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登沙河、庄河、复州河、浮渡河和湖里河等八条主要河流的1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以优良为主。

  碧流河入口、碧流河库心/出口、碧流河城子坦、英那河入海口、大沙河沙河村、大沙河麦家、庄河小于屯、复州河西韭大桥、复州河复洲湾大桥、复州河三台子、登沙河登化、湖里河湖里河大桥、浮渡河西北窑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评价指标均达到相应水质考核目标。

  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状况优,优良(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例为97.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符合一类海水质量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91.3%。三类以上海水主要分布在普兰店湾、复州湾和青堆子湾,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

  2022年,金石滩、泊石湾、傅家庄、星海湾、塔河湾、大黑石、夏家河和仙浴湾共8个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2022年,金石滩、泊石湾、傅家庄、星海湾、塔河湾、大黑石、夏家河和仙浴湾8个海域海面未发现漂浮垃圾,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类”“玻璃类”“纸类”和“织物类”等。

  2022年,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虎平岛、蚂蚁岛共观测到斑海豹103头;除个别监测点位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外,其余监测点位各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与2021年持平;自然岸线%。

  全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8.1%,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88.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全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同比持平。

  全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2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同比持平。

  中心城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11个例行监测点位的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测量值均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建成区绿地面积19789.7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0373.7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4644.2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4.57%,绿化覆盖率45.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3平方米。

  大连地区有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58.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3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

  今年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KK体育、环境建设、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扩绿和增长,大力推动大连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大连。

  2022年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特别是面临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复工复产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外来污染输入频繁等多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市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采取以下措施,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严控煤炭消费增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区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等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 进一步扩大高排放柴油货车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限行区域范围,积极推进重点用车企业“公转铁”或“油改电”等清洁化运输。

  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要求,推动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立我市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措施体系,制定《大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

  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提质升级管控行动,围绕空气质量敏感区域,聚焦建筑工地、道路施工、道路扫保、散流体运输等四个扬尘管控重点领域,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征污染物,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臭氧污染管控、燃煤污染治理三个专项行动。继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分析、溯源等能力建设;降低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条件,完善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持续完善应急减排清单,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升级工作。

  加快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扬尘污染案件移送机制,依法查处未采取有效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施工单位,对屡教不改或在大气环境质量敏感区域内造成扬尘污染的,依法实施按日计罚,并纳入我市建筑企业信用评价。

  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加大流通环节油品质量的抽检力度,对销售非标油品行为依法严查。

  加强大气重点排污单位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设施、自动监测设施运行和无组织排放治理情况,依法坚决打击偷排偷放、擅自停用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恶意排污行为。

  为全力打造“阳光、便利、可预期”审批环境和“文明、规范、有温度”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生态环境局出台了18条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举措。

  一是扩大环评告知承诺实施范围。增加房地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3个行业14个类别。

  二是开展多评集成。同一建设项目同时涉及一般建设项目环评、辐射环评及海洋环评等多个环评审批事项的,可纳入一个环评文件报批,出具一份审批意见。

  三是同类型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在明确相应责任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的前提下,同一建设单位的、同一区域内的同类型项目可编制一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施环评“打捆”审批。

  四是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建设单位办理项目环评审批同时可同步申领(变更)排污许可证,实现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

  五是“后评价”打捆备案。同一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的,位于不同区域的同类别建设项目可打捆编制一份后评价文件报市局备案,符合备案要求的即来即备。

  一是落实《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协调和推进重点项目审批工作,协调解决审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二是建立“三本台账”,明确市县两级审批包保人员,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环评审批服务需求,充分发挥项目服务专班作用,做到上级审批全程协办、本级审批即来即办、下级审批跟踪督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推行正面清单企业“无事不扰”的监管模式。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对正面清单企业实现“无事不扰”隐形监管。拓展非现场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编制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以及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举措事项清单,调整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统一处罚尺度,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我市入选首批国家《“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2022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大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7个方面34项主要任务,明确了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前,我市已在政策规划和具体项目上高效落实,先后印发了《大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大连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连市“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发展实施方案》等体系文件,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列入“无废城市”实施方案的39个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东北特钢集团60万吨/年水渣微粉、金普新区危险废物填埋设施等14个项目,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普兰店区和庄河市垃圾焚烧项目均已陆续建成投运,实现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理无填埋;推动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西门子传感器与通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大连第二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开展了“无废城市”LOGO、吉祥物和宣传标语征集活动。

  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无废工厂”“无废绿岛”“无废港口”“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美丽大连”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 人民日报重磅六论:身边变化看生态KK体育
下一篇 : KK体育关于投诉与举报相关措施的严正声明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2023 龙珠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