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资讯

KK体育绿色共保守护长三角生态本底

发布时间:2023-06-06 人浏览

  KK体育央广网合肥6月6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协同保护长江生态,一江碧水润泽百姓;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呵护好蓝天与净土;共助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长三角,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聚焦“生态绿色”发展,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三角的生态底色愈发山明水秀。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五年来各方共保联治取得了积极进展: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0%,较2018年上升7.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6.2%,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I-III类)水体比例为92.1%,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既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保障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合作由来已久。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和突破口,示范区以“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为名,也划出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底线月,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成立,加强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联合开展“十年禁渔”,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建设,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一项又一项举措,进一步擦亮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底色。

  近年来,三省一市围绕生态绿色这个发展“关键词”,抓紧抓细抓实,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绿色生态合作项目落实落地,沪苏浙皖绿色联动愈加频繁KK体育。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60%以上。新安江水质优劣很大程度决定了千岛湖的水质好坏,关乎长三角的生态安全。2012年,皖浙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也即“亿元水质对赌”。经过3轮试点,如今,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KK体育绿色共保守护长三角生态本底(图1)

  6月5日,浙皖两省人民政府在安徽合肥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两省变单一的资金激励补偿为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的综合补偿。

  皖苏两省也共弹“生态协奏曲”。滁河为长江下游一级支流,为皖苏两省跨界河流,全程269.2公里。2018年,皖苏两省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江流域滁河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确定以滁河陈浅国控断面水质为考核断面。在双方携手治理之下,滁河陈浅国控断面年度水质已连续5年稳定达标,水环境持续改善。

  长三角是经济重镇,也是能源资源消耗重地,因此协同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至关重要。为此,长三角协同打造绿色产业链,共助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培育绿色制造标杆企业,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以安徽滁州为例KK体育,该市定位为“世界光伏之都”,光伏组件、电池产量占全国10%,光伏逆变器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6月6日,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协作小组将持续扩大长三角区域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示范引领效应,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夯实区域协作基础。

KK体育绿色共保守护长三角生态本底(图2)

  6月6日,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在长江马鞍山段东岸,堤下江水逶迤,岸上草木葱郁。近年来,该市制定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及长江“建新绿”工作方案,遴选28个造林树种,按照沿岸1公里、5公里和15公里3个层次分区分类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马鞍山段生态廊道生态修复与绿化提升。

  八百里巢湖,风光旖旎。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每年向长江输送水量约40亿立方米,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持续的综合治理,巢湖水质实现历史性好转,2022年,巢湖全湖及东、西半湖水质类别均持续为Ⅳ类,巢湖已连续两年基本实现沿湖蓝藻无明显异味,全湖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安徽宣城,毗邻苏浙,森林覆盖率超过60%。全市森林年可固碳420余万吨,是该市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的1.5倍,堪称长三角地区的“绿肺”。

  为织密筑牢生态屏障,安徽累计造林绿化763.52万亩,长三角森林面积中“安徽绿”约占三分之一。

  水清岸绿、空气清新,长三角共推区域污染防治攻坚、共保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与日俱增。

KK体育绿色共保守护长三角生态本底(图3)

  共抓跨界水体协同保护,三省一市推进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事件联防联控,部署长江口—杭州湾综合治理,印发实施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开展长江口—杭州湾海洋污染基线试点调查,实现沪浙跨界水源保护区的协同划分。

  共抓固废危废协同监管,去年加快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固废综合利用,区域24个城市纳入“无废城市”建设。

  放眼长三角,三省一市完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升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协同治理水平,编制《皖西大别山和皖南—浙西—浙南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方案》,印发《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长三角生态屏障建设方案;强化沿海、沿江候鸟重要迁徙通道和越冬地保护管理;实施区域重要河口区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累计安排17.6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针对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贸易等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立案侦办犯罪案件5000余起。

  安徽也正扬“皖”生态之长,做生态环境价值转化大文章。安徽大力引客入皖,加快建设“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壮大民宿经济,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上一篇 : 六五环境日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行为规范十条
下一篇 : KK体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呈现“四最”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8-2023 龙珠体育app·(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